-
2022-1-19環境咨詢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
2024-5-6關于遵守法律法規、獨立公正從業、履行社會責任、嚴守誠實信用的自我承諾
-
2022-1-14新辦排污許可證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案例展示
2022年1月16日,界首市翔云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根據《界首市翔云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0萬噸機制黃沙、20萬噸石子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并對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指南、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要求對本項目進行驗收,提出意見如下: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一)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界首市翔云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0萬噸機制黃沙、20萬噸石子項目位于安徽省界首市王集鎮趙大行政村梁莊自然村。廠區東側為界首市翔云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南側為水產品、蔬菜轉運倉庫,西側為空地,北側為小河。項目中心坐標:東經115.335316°北緯33.145602°。項目50米范圍內無環境敏感點。
本項目總用地面積為6667m2(10畝),廠房面積2000m2。辦公用房及其輔助用房150平方米。購置設備有沖砂機、洗砂機、篩砂機、鄂破、箱破、鏟車、破碎機、粉碎機等設備,建成后達到年生產30萬噸機制黃沙、20萬噸石子的生產能力。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2020年5月,江西曼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界首市翔云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0萬噸機制黃沙、20萬噸石子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
2020年10月29日阜陽市界首市生態環境分局界環行審〔2020〕170號“關于《界首市翔云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0萬噸機制黃沙、20萬噸石子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的審批意見”對項目環評文件進行審批
本項目于2020年11月開工建設,2021年12月1條機制黃沙與石子生產線及配套環保設施調試完成。
項目于2020年11月9日獲得排污許可證,證書編號:91341282MA2TD1LA6L001W。
項目從立項至調試過程中有無環境投訴、違法或處罰記錄等。
(三)投資情況
總投資5000萬元,其中環保工程投資50萬元,占工程總投資的1%。
(四)驗收范圍
本次驗收范圍為1條機制黃沙與石子生產線及配套環保設施環境保護措施。
二、工程變動情況
環評情況 |
實際情況 |
是否屬于重大變動 |
篩分及箱破后的砂進行水洗 |
篩分及箱破后的砂不進行水洗,直接作為成品出售 |
減少產物環節,不屬于重大變動 |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一)廢水
本項目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車輛清洗廢水。
車輛清洗廢水經沉淀池沉淀后回用;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由趙大莊行政村吸糞車清運,不排入地表水體。
(二)廢氣
項目廢氣主要為給料、破碎、篩分過程產生的粉塵。
本項目給料機、破碎機、篩分機設備上方料口設置集氣罩,收集的粉塵經 1 套袋式 除塵器+1根15m 高排氣筒排放。廠區內產生的無組織粉塵通過料倉密閉、倉頂噴淋設施、廠區灑水、地面硬化等措施進行降塵。
(三)噪聲
本項目噪聲主要廠區主要噪聲設備為喂料機、振動篩、破碎機等產生的噪聲。
主要噪聲設備,通過車間合理布局,經減震、距離衰減、廠房隔音等措施處理后排放。
(四)固體廢物
主要固廢為生活垃圾、粉塵及干泥沙、廢機油與油桶。
(1)生活垃圾由企業集中收集,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
(2)袋式除塵器收集的粉塵加水后與干泥沙外售給制磚廠制磚;
(3)廢機油與油桶暫未產生,產生后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
(五)其他環境保護設施
項目廠區道路硬化,化糞池、危廢暫存場所等已做好防滲。廠區內安裝視頻監控系統。
四、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
(一)環保設施處理效率
顆粒物廢氣處理效率為95.3%。
(二)污染物排放情況
1.廢氣
有組織排放:
粉塵排氣筒顆粒物兩日監測結果均滿足安徽省《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4/3576—2020)大氣污染物項目排放限值。
無組織排放:
無組織顆粒物監測最大值為0.241mg/m3,兩日監測結果均滿足安徽省《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4/3576—2020)大氣污染物項目排放限值。
2.廠界噪聲
廠界監測點噪聲晝夜間兩日監測結果均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的標準限值。
3.污染物排放總量
根據監測結果統計,有組織顆粒物排放量為0.192t/a。
五、驗收結論
驗收工作組經現場檢查,審閱有關資料,經認真討論認為:界首市翔云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0萬噸機制黃沙、20萬噸石子項目環評審批手續齊全,主要污染防治設施已建成,并實現達標排放,滿足《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要求,具備竣工環保驗收條件,竣工環保驗收合格。
六、后續要求
1.按照環評及批復要求,進一步規范車輛沖洗系統建設,運輸車輛出廠前需沖洗干凈;
2.按照環評及批復和其他管理相關要求,完善生產車間密閉負壓收塵和其他防塵降塵措施;
3.根據環評批復要求,待生態環境部門具備聯網條件后、及時與其對接聯網;
4.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其2017年修改單要求,做好危險廢物的暫存、處理處置工作。
5.規范設施排污口,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機構和環境管理制度,強化境保護設施運行維護、完善臺賬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