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19環境咨詢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
2024-5-6關于遵守法律法規、獨立公正從業、履行社會責任、嚴守誠實信用的自我承諾
-
2022-1-14新辦排污許可證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案例展示
2022年7月23日,界首市億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根據《界首市億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2萬噸廢舊新能源鋰電池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并對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指南、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要求對本項目進行驗收,提出意見如下: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一)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界首市億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2萬噸廢舊新能源鋰電池項目位于安徽省界首市西城高新區科技園開源路北側62號,中心坐標東經115.343633°,北緯33.283452°。
項目東側為一心紙業,南側為開源路,開源路南側為得億樓餐飲、安徽慧楓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側為利安鋼結構機械有限公司、界首市益群金屬有限公司;北側為空地和鐵路。項目占地面積面積為3400平方米,租賃現有廠房2000平方米、庫房500平方米、辦公用房及其輔助用房600平方米,購置配套生產線設備。項目建成投入運營后,將形成年回收1萬噸廢舊鋰離子電池的能力。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2021年12月17日經界首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備案發改備案[2021]433號“界首市億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2萬噸廢舊新能源鋰電池項目”,2022年2月安徽瑞柏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編制了《界首市億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2萬噸廢舊新能源鋰電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022年3月9日界首市生態環境分局界環行審〔2022〕27號“關于《界首市億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2萬噸廢舊新能源鋰電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意見”對該項目環評文件予以批復。本項目于2022年3月開工建設,于2022年6月1條廢舊新能源鋰電池拆解生產線及配套的各項環境保護設施和環境保護措施建設竣工,并完成調試工作。本次驗收為階段性驗收,驗收內容為年拆解1萬噸廢舊新能源鋰電池項目設施及配套的各項環境保護設施和環境保護措施。
我司于2022年6月3日,編制了《界首市億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2萬噸廢舊新能源鋰電池項目檢測方案》。界首市億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據我司編制的《界首市億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2萬噸廢舊新能源鋰電池項目檢測方案》委托安徽威正測試技術有限公司于2022年6月23日和6月24日對該項目進行了現場監測。安徽威正測試技術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10號出具了該項目檢測報告(報告編號:2022062200803H)。我司依據相關管理規定和技術要求,結合監測數據和檢查結果編寫了《界首市億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2萬噸廢舊新能源鋰電池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項目已于2022年5月29日申領排污許可證,編號:91341282MA2NY06Q8U001V。
項目從立項至調試過程中有無環境投訴、違法或處罰記錄等。
(三)投資情況
實際總投資1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00萬元,占總投資的10%。
(四)驗收范圍
本次驗收范圍為年產1000 噸打包帶項目配套的各項環境保護設施和環境保護措施。
二、工程變動情況
序號 |
環評情況 |
實際情況 |
是否屬于重大變動 |
1 |
實行雨污分流,初期雨水經初期雨水池收集進入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噴淋廢水和保潔廢水經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后接管市政污水管網排入界首市污水處理廠,后期雨水經雨水管網排入到市政雨水管網。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通過市政污水管網排入到界首市污水處理廠 排水量533.1m3/a |
新建初期雨水池50m3,無生產污水產生,未建設污水處理站, 生活污水依托租賃方現有化糞池處理 |
否 |
2 |
磷酸鐵鋰電池單體破碎分選線(SCX001) ①撕碎廢氣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1處理后匯入主管進入一套二級堿液噴淋裝置+除霧器+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TA001)處理后經1根15m排氣筒排放(DA001); ②烘干廢氣配套集塵管道+二級冷凝回收裝置處理后匯入主管進入一套二級堿液噴淋裝置+除霧器+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TA001)處理后經1根15m排氣筒排放(DA001); ③一次破碎、磁選、一次篩分、以及配套落料箱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2(TA002)處理后匯入主管;二次破碎、氣流分選、二次篩分以及配套落料箱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3(TA003)處理后匯入主管;研磨、三次篩分以及配套落料箱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4(TA004)處理后匯入主管;、比重分選以及配套落料箱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5(TA005)處理后匯入主管。匯入主管的粉塵經1根15m排氣筒排放(DA002)。 ④2#車間設置1套微負壓收集系統,逸散的廢氣經車間微負壓收集后引至二級堿液噴淋裝置+除霧器+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TA001)處理后經1根15m排氣筒排放(DA001); |
本項目廢舊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線廢氣①撕碎廢氣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1處理后匯入主管進入一套二級堿液噴淋裝置+除霧器+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TA001)處理后經1根15m排氣筒排放(DA001); ②烘干廢氣配套集塵管道+二級冷凝回收裝置處理后匯入主管進入一套二級堿液噴淋裝置+除霧器+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TA001)處理后經1根15m排氣筒排放(DA001); ③一次破碎、磁選、一次篩分、以及配套落料箱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2(TA002)處理后匯入主管;二次破碎、氣流分選、二次篩分以及配套落料箱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3(TA003)處理后匯入主管;研磨、三次篩分以及配套落料箱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4(TA004)處理后匯入主管;、比重分選以及配套落料箱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5(TA005)處理后匯入主管。匯入主管的粉塵經15m排氣筒排放(DA001)。
|
否 |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一)廢水
本項目的污水主要為生活污水。
項目生活污水設化糞池收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網接入界首污水處理廠。
(二)廢氣
本項目大氣污染源為暫存危廢揮發廢氣。
本項目廢舊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線廢氣①撕碎廢氣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1處理后匯入主管進入一套二級堿液噴淋裝置+除霧器+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TA001)處理后經1根15m排氣筒排放(DA001);
②烘干廢氣配套集塵管道+二級冷凝回收裝置處理后匯入主管進入一套二級堿液噴淋裝置+除霧器+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TA001)處理后經1根15m排氣筒排放(DA001);
③一次破碎、磁選、一次篩分、以及配套落料箱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2(TA002)處理后匯入主管;二次破碎、氣流分選、二次篩分以及配套落料箱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3(TA003)處理后匯入主管;研磨、三次篩分以及配套落料箱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4(TA004)處理后匯入主管;、比重分選以及配套落料箱配套集塵管道+脈沖布袋除塵器5(TA005)處理后匯入主管。匯入主管的粉塵經15m排氣筒排放(DA001)。
(三)噪聲
項目主要噪聲設備為輸送機、撕碎機、破碎機、粉碎機、分選機、各類風機等機械設備在運行時產生的噪聲,通過選用低噪聲設備、加設減震基礎、廠房隔聲、距離衰減等措施處理后排放。
(四)固體廢物
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廢氣凈化系統產生的廢有機溶劑、廢活性炭、噴淋沉渣、噴淋塔沉渣、設備維護過程產生的廢潤滑油桶、廢潤滑油以及含油抹布,生活垃圾以及一般固體廢物。
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收集處理。一般固廢由專業物資回收公司回收資源再利用,廢有機溶劑;廢氣凈化系統產生的廢活性炭、噴淋沉渣、廢潤滑油、廢潤滑油桶,暫未產生,產生后分類收集后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
(五)其他環境保護設施
1.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項目廠區道路硬化,化糞池、固廢暫存場所已做好防。
2.規范化排污口
廢氣排放口已做標牌標識。
四、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
(一)環保設施處理效率
1.廢氣治理設施
廢氣進口不具備檢測條件,未進行檢測。
(二)污染物排放情況
1.廢氣
有組織排放:
廢氣排放口顆粒物、氟化物監測結果滿足《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2020)中小時均值排放標準要求;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和速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二級排放限值要求,鎳及其化合物、錳及其化合物以及鈷及其化合物排放濃度滿足《無機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3-2015)及修改單中表4特別排放限值要求。
無組織排放:
無組織非甲烷總烴、顆粒物、氟化物兩日監測結果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1996)中表2規定排放標準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無組織鎳、鈷、錳兩日監測結果均滿足《無機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3-2015)及修改單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廠區內無組織排放的非甲烷總烴兩日監測結果均滿足《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2-2019)附錄A,表A.1 廠區內VOCs無組織排放限值中特別排放限值要求。
3.廠界噪聲
廠界噪聲監測點晝夜兩日監測結果均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3類的標準限值。
4. 污染物排放總量
根據檢測結果,有組織非甲烷總烴排放量0.109t/a,有組織顆粒物排放量0.240t/a。
五、驗收結論
驗收工作組經現場檢查,審閱有關資料,經認真討論認為:界首市億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2萬噸廢舊新能源鋰電池項目(階段新)環評審批手續齊全,主要污染防治設施已建成,并實現達標排放,滿足《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要求,具備竣工環保驗收條件,竣工環保驗收合格。
六、后續要求
1.加強對污染治理設施的維護和管理,提高廢氣收集率,確保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2.按照環評及批復要求,進一步完善危險廢物暫存場所建設、規范危廢收集處置。
3.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機構和環境管理制度,完善環境保護設施運行維護和臺賬記錄。